党史学习
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,迎接和庆祝党的百年华诞, 文物与艺术学院党支部特别推出《党史百年·天天学》栏目,重温党史上的今天。引导全院党员以及全体师生学史明理、学史增信、学史崇德、学史力行,学党史、悟思想、办实事、开新局!
本栏目通过对重要党史人物事迹及精神的回顾,接受党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,激发学校师生的爱国情、强国志、报国行。
时代楷模——黄旭华
黄旭华(1924年2月24日),男,中国核潜艇之父,广东汕尾人,1924年3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红海湾区田墘镇,祖籍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玉湖镇新寮村,交通大学1949届校友,中船重工集团公司719研究所研究员、名誉所长,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,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。
头拱地,脚朝天,
也要把核潜艇搞出来!
那是1958年,一个电话改变了黄旭华的一生。
“电话里只说去北京出差,其他什么也没说。我简单收拾一下行李就去了。”从上海到了北京才知道国家要搞核潜艇。从此他的一生与党和国家的核潜艇事业紧紧的连在了一起。
黄旭华出身于医生世家,原本是立志从医的。可是在日机的轰炸声中,在满目疮的废墟中,少年黄旭华重新思考人生道路:“国家太弱就会任人欺凌、宰割!我不学医了,我要读航空、造船,将来制造飞机捍卫我们的蓝天,制造军舰抵御外国的侵略。”
可是那些年真的很艰苦,全国没人懂核潜艇是什么,黄旭华也只是接触过常规潜艇而已。他们就从国外的报刊上搜罗核潜艇的信息,仔细甄别真伪,拼凑其轮廓,不放过一丝学习的机会。当有人从国外带回了两个美国“华盛顿号”核潜艇儿童玩具时,黄旭华如获至宝,把玩具打开、拆解,用来检验他们的构思。他兴奋地发现里面密密麻麻的设备竟与他们一半靠零散资料、一半靠想象推演出的设计图基本一样。“再尖端的东西都是在常规设备的基础上发展、创新出来的,没那么神秘。” 从此,黄旭华更加坚定了信心。
没有计算机来计算海量核心数据,就抄起算盘和计算尺手工来算。没有先进装备来控制核潜艇的总重和稳性,就拿起磅秤来称。艰难攻关的岁月里,黄旭华和同事们硬是用最“土”的办法“啃”下了一道道尖端的技术难关,以今人不可想象的方式,在世界核潜艇史上写下光辉篇章。有人嘀咕:“我们是来干大事业的,做这些初中生都可以做的小事,大材小用” 。黄旭华对他说:“每个人手中的每一件小事,最终都归结到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性能上 。稍有不慎,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。” 正是这样的“斤斤计较” ,这艘排水量达数千吨的核潜艇在下水后的试潜、定重测试值和设计值毫无二致。“一万年太久,只争朝夕”10年完成外国几十年的研究。“时刻严守国家机密。不能泄露工作单位和任务 ,一辈子当无名英雄,隐姓埋名。进入这个领域就准备干一辈子,就算犯错误了也只能留在单位里打扫卫生。”这是初入核潜艇研制团队的条件,黄旭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。这一隐姓埋名就是30年。
1966年,黄旭华和同事们转战到当时荒芜艰苦、人迹罕至的辽宁葫芦岛“一年刮两次7级大风 ,一次刮半年”,“早上土豆烧白菜,中午白菜烧土豆 晚上土豆白菜一道烧”……就是在如此环境里,黄旭华带领设计人员攻克一个个难关。当时,世界上最先进的核潜艇艇型是“水滴型” 。美国为实现这种艇体构造谨慎地走了三步,但黄旭华大胆提出我国国力薄弱,核潜艇研制时间紧迫, “一万年太久,只争朝夕” 、“三步并成一步”直捣龙潭。确定艇型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第一步,核潜艇技术复杂配套系统和设备成千上万,研制者把最关键的7项技术亲切地称作“七朵金花” ,为了摘取这一朵朵美丽的“金花”,黄旭华和同事们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,义无反顾地摸索前行。仅用10年时间,研制出了国外几十年才研制出的核潜艇。1970年12月26日,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,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动力潜艇的国家。中华民族终于拥有了捍卫国家安全的海上苍龙。黄旭华自豪地说: “我们的核潜艇没有一件设备、仪表、原料来自国外,艇体的每一部分都是国产!”
志强便国强,带着这个梦想,黄旭华将一生都献给了中国核潜艇事业,经过千难万苦实现了核潜艇的中国制造,使中国变得更加强大起来。
专注科研,甘于寂寞
哪儿有什么岁月静好,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。黄旭华以身许国三十载,为祖国核潜艇技术做出重大贡献。但自古忠孝两难全,当他选择投身于核潜艇这份事业的时候,便注定他要舍弃一些东西。
因为祖国的召唤,因为保密的需要,黄旭华隐姓埋名、以身许国三十载,默默奋斗在科研一线,甘当无名英雄。三十年里,父母、八个兄弟姐妹,都不知道他在干什么。父亲临终前他也未能见上最后一面,全家人都在骂他不孝、无情、冷血。然而面对家人的误解,黄旭华却只能泪流满面:“有人问我忠孝不能两全,你怎么理解?”为国坚守是忠,服侍父母是孝,忠孝难以两全。他说:“我对国家的忠,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!
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一张办公桌,一副老花镜,一只放大镜,陪伴晚年的依旧是他终生热爱的工作。老当益壮,宁移白首之心。年华的流逝带不走黄旭华工作时的热情敬业。
招生咨询热线:0316-2901888、0316-2901877
学校地址:
河北省廊坊市开发区东方大学城一期圣陶路(主校区)
河北省廊坊市开发区东方大学城二期白居易道(医学院校区)
河北省廊坊市开发区东方大学城一期圣陶路东(文物与艺术学院校区)
邮箱:oitoffice@12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