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期推荐的论文题目:《目标一致性:思政教育融入大学学科教学的理论视角》,作者王一军。
作者简介
王一军,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,南师范师范大学立德树人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,教育学博士。研究领域是教育学原理、高等教育学、课程教学论。曾先后担任省级实验小学常务副校长、民办九年制学校执行校长、江苏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。主持《大学课程与学术文化的协同创新研究》、《学校自主发展的国际经验研究》 《学术性普通高中建设研究》、《日韩教育现代化比较研究》等多项课题研究。主要著作包括《当代大学课程秩序论-----在“高深学问”与“个人知识”之间》、《儿童文化课程:理论、实践与案例》、《现代教育文化自觉中的学校变革》等。
论文摘要
在大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语境中,从“真理一致性”到“目标一致性”,是审视大学课程合理性的基本理念,也是世界本质探讨由“物”向“人”的视域转换。英国的传统“博雅教育”,德国的修养取向,美国对大学灵魂的不断追寻,西班牙人的“文化综合”思想,日本的“教养教育”,都是对大学“真理一致性”和“目标一致性”的实践与探索。近一世纪以来,大学课程将知识建立于“人之中心”之上,试图借助人的生命意义强化学科间的联系,其理想愿景在工业革命背景下遭遇科学主义僭越,大学教育目标一致性被瓦解。思政教育融入大学学科教学,是将价值塑造、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,是解决大学教育“目标一致性”问题的中国方案,其实践逻辑在于大学课程聚焦于“立德树人”根本任务、共同确立意识形态与“三观”教育目标、围绕“思想政治”建立多元知识关联并通过课程统整的实践样态达成教育目标一致性。
关键词
思想政治教育;大学学科教学;真理一致性;目标一致性;立德树人;课程统整
原文节选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,“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,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。同时,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,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。既要有惊涛拍岸的声势,也要有润物无声的效果,这是教育之道”。只有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学科教学,才能突出大学全部课程的育人功能,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,高质量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。在推进大学“双一流”建设的进程中,探索思政教育融入大学学科教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模式,不仅让课程回归到原初的大学教育刚性核心地位,也预示着高等教育发展从关注“外联式问题”走向更加关注“内部教育实践”。随着思政教育融入学科教学实践的不断深人,会将高校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提升到关键专业能力的地位,改变教师的专业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,使课程与教学学术成为大学教师的关键科研领域。本文试图在世界大学发展的历史语境中,探讨思政教育融入学科教学的学理性,在“目标一致性”的理论视角上明晰具体实践逻辑。
论文位置
北区三教图书馆:《清华大学教育研究》2023第2期第73页至87页,架标号69号。
招生咨询热线:0316-2901888、0316-2901877
学校地址:
河北省廊坊市开发区东方大学城一期圣陶路(主校区)
河北省廊坊市开发区东方大学城二期白居易道(医学院校区)
河北省廊坊市开发区东方大学城一期圣陶路东(文物与艺术学院校区)
邮箱:oitoffice@126.com